购房误区:得房率并非越高越好 公摊率也很重要

购房误区:得房率并非越高越好 公摊率也很重要

转载自: 房天下 | 2015-06-17 16:45:00 | 813人浏览

“得房率”指的是可供住户支配的面积(也就是套内建筑面积)与每户建筑面积(也就是销售面积)之比。得房率=(建筑面积-公摊面积)/建筑面积;得房率是 买房 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计算 房屋面积 时,计算的是建筑面积,所以得房率太低,不实惠;太高,不方便。因为得房率越高,公共部分的面积就越少,住户也会感到压抑。

“得房率”时候就越高越好呢?

有认为,有关得房率的宣传,对消费者其实并没有什么真正的意义。意味着房屋设计经济实用,不浪费,好处自然是显而易见的,但如果得房率达到100%,那么这套房子肯定是没有楼梯、走道的‘空中楼阁’,更谈不上安全性、方便性和舒适性了。

得房率过高会导致 业主 的公用面积减少,这样居住起来就会感觉拥挤、压抑、不便。比如高层住宅为减少公摊面积而只设一部电梯,上下班 高峰 期人们就要长时间等电梯;比如为了提高得房率,将 过道 、走廊造得狭窄, 业主 搬家 时搬运家具、大家电等大宗物品就会很不方便;比如有些 楼盘 为了提高得房率,压缩了 消防通道 的空间,这样会对 业主 造成潜在的安全隐患。一旦发生火灾等特殊情况,狭窄的通道会阻缓人流通过的速度,使人们无法迅速疏散。

对于套型本身也不能盲目强调得房率,要看套型设计得是否合理,有些套型的得房率虽然高,但是 进深 很大,有很多走廊、暗间等,这个得房率就高得没什么意义了。

指出,高得房率往往意味着居住品质下降。 开发商 在得房率上大做文章,无非是为了吸引眼球,满足 购房 者图实惠的心理需求。的确, 购房 者就没有不关注得房率的。这是因为得房率这个指标,直接关系到所付出的每一块钱中,后到底会有几毛几分能够用在自己可以支配的活动空间上。

但是,不少被华丽的得房率数据震撼得两眼放光、忙不迭掏腰包的 购房 者,却往往忽略了一个问题:实际上,得房率是与另一个重要指标——公摊率如影相随出现的,两者呈现互补零和的关系。

“得房率”影响的是自己所购置住宅的使用面积,衡量着一套住宅在使用中的舒适度。但在对于“得房率”的数值大小进行选择时,不应该片面的一味选择高数值,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全面的进行考究。

影响“得房率”的因素有哪些呢?

业内人士介绍说,不同 楼盘 公摊面积所占比例不同,影响因素很多。比如说,建筑形态是 板楼 还是塔楼,电梯等 配套 设施多寡等等。一般情况下,楼层越高、楼层结构越复杂,公摊比例也就越高。

其中主要的区别是建筑形式是塔楼还是 板楼 。如果是 南北通透 户型 的 板楼 ,“得房率”通常在80%以上, 户型 因为方正也容易充分利用。 多层住宅 的话,还能省了电梯、供水设备间等公共部位。

而塔楼结构可实现一梯多户高容积率,但“得房率”通常仅为75%,因为除了电梯井、配电机房等都算作公摊外,一层多户的设计形式也导致空间难以有效利用。

除了建筑形态不同,有些 开发商 会通过其他方式提高“得房率”,在不额外增加公摊的程度上,从户内设计方面尽量扩大使用面积,撒手锏就是半封闭阳台和大 飘窗 。

影响得房率的因素分析

①、房型结构(几梯几户)。例如一梯多户可能与一梯二户需要分摊的公用面积相差无几,可户数增加了,总套内建筑面积增加了,则每户需要分摊的公用面积就会减小。

②、 楼盘 形态。一般来说高层得房率低,小高层次之,多层则得房率较高。

③、公共活动区域大小。一般来说,高品质的物业多建有高挑大堂,宽敞电梯、室内车库,这些都会占用到大量公摊面积,故得房率相对较低。④、

车库、会所等具备独立使用功能的空间;售楼单位自营、自用的房屋;为多栋房屋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设备房等。

103

上一篇:房屋买卖居间三方合同的法律效力有哪些?

下一篇:买房楼层怎么选?按需来选或恰当

热门资讯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