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惊现“负首付” 还能拿装修款,哪些贷款形式属于违规贷款?
近日,网上有消息曝出,某地 买房 惊现“负首付”还能拿 装修 款,到底是怎么回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偶尔也会看到一些违规借贷受到惩罚的案例,那么,哪些贷款形式属于违规贷款呢?
买房 惊现“负首付”还能拿 装修 款
据中国证券报,近期,有 房产中介 声称 买房 可以做到“负首付”。例如,房产价格520万元,但可以向 银行贷款 570万元,这样 购房 人不仅无需付首付,还能拿到50万元作为 装修 款。
中国证券报·中证金牛座记者多方了解到,通过 开发商 返首付、做高合同价等方法,一些房产看似可以做到“ 零首付 ”“低首付”乃至“负首付”,但也面临财务和法律风险。如果 楼盘 不“ 满五唯一 ”,则 购房 人还要承担较高的 税费 。
针对“低首付”“ 零首付 ”“返首付”等营销乱象,监管部门也积极出手。日前,惠阳区住建局印发通知称,将在全区范围严查 首付贷 、返首付、 零首付 ,以及发布虚假违法 房地产广告 、捏造散布不实信息等违规销售行为。
哪些贷款形式属于违规贷款?
常见的违规借贷形式有如下几种,希望借贷人能够规避:
1、采取化整为零的手段,违反大额贷款应当抵押担保和大额贷款审批权限的规定,将大额贷款分解成多个小额信誉贷款,由大额贷款客户收集小额信誉贷款客户信息,编造小额信誉贷款申请书、贷款调查报告,虚拟贷款资料,发放贷款。注:以农村信用社最为常见,因此,信用社 信贷 人员应当高度重视。
2、未依法对借款人身份条件进行严格审查,明知借款人和实际用款人不一致的情况下,发放冒名贷款。
3、明知用款人提供虚假贷款资料,未按规定对借款人借款用途、还款能力等情况进行严格审查,违反贷款发放流程,发放贷款。
4、在 信贷 受理、发放业务过程中未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在担保人未到场的情况下办理贷款手续,未对担保人身份进行调查核实,违规发放贷款。
5、未严格审查实 抵押房 产、土地、车辆权属、重复担保情况等资料,及未对担保人的担保能力、资信情况开展实质调查的情况下,发放贷款。
6、未对借款人资产情况、运营情况、财务资料、股东变更情况进行严格核查,杜撰与事实明显不符的授信报告,而发放贷款。
7、受单位领导安排或要求,不作贷前调查,违规审批发放,贷后对其贷款用途也不作检查,致使贷款 逾期 未收回。
8、在发放贷款之前没有对借款人贷款信息进行实地核查、贷前调查、贷中审查、评估,没有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未与借款人订立书面合同,导致贷款 逾期 无法收回。
非法贷款的骗局有哪些
1、高息利诱
某些平台的建立目的就是为了诈骗,虚构借款(享低息贷款)人信息,以高利率为诱饵,通过虚假宣传、秒标等形式,吸引投资者大量投资后卷款而逃。
2、自融集资
自融平台是指平台上的借款项目均为关联企业或者平台虚构借款标的,将募集的资金挪为己用。很多自融平台成立的目的就是为平台母公司或负责人筹集资金,一旦母公司或负责人不能及时归还本息,就会造成资金链断裂,平台就会面临倒闭或负责人跑路的危险。
3、挪用资金池
在实际互联网金融行业中,问题平台出现的违规操作往往就是通过发布虚假标的,建立资金池,最终在投资者不知情的情况下挪用资金进行其他投资,一旦投资失败出现坏账或 逾期 ,损失则由投资者承担。这使得投资者在这个过程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弱势地位。
4、庞氏骗局
庞氏骗局是一种常见的诈骗手段,实际上就是拆东墙补西墙,就是借新还旧,利用新投资人的钱来向老投资者支付 利息 和短期回报,以制造赚钱的假象进而骗取更多的投资。这类平台的充值金额会一直大于提现金额,而当充值金额小于提现金额时,平台就会通过发布高收益的秒标、天标等短期标来填补资金缺口。一旦平台没有持续的投资来源,整个资金链就会断裂,平台也就离跑路不远了。
以上就是关于 买房 惊现“负首付” 还能拿 装修 款等事件详情,以及哪些贷款形式属于违规贷款等,希望能帮大家认识到违规借贷的风险所在。